據統計,我國有19000多個建制鎮,60多萬個行政村,250多萬個自然村(統稱為村鎮),其污水排放量約占我國生活污水總排放量的55%。村鎮污水來源分散,難于集中,只能通過建設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(日處理數噸至數千噸)就近處理。目前,我國村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很低,已成為區域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。其主要原因除了發展不平衡、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較少外,更重要的是現有分散污水處理工藝不符合中國國情,致使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率很低。
村鎮污染治理工作將加速
12月9日,公布《鄉等部門關于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創建活動的通知》,包括:
保障基本示范村
環境整治示范村
美麗宜居示范村
三方面創建活動。村鎮污染治理工作將加速。
據了解,《通知》要求環境整治示范村污染有效控制,實現農村垃圾全面收運、有效處理并保持,無非正規垃圾堆放點,生活污水處理覆蓋60%以上常住居民且穩定運行,90%以上農戶及公共場所使用衛生廁所。同時,公共環境整潔,公共空間和農戶庭院整潔且普遍綠化,坑塘河道消除黑臭水體并保持干凈,無亂堆亂放。此前,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電視會議中,也提出繼續集中力量加大農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力度,加快改水改廁步伐,全面加強村莊環境綜合整治。這將為環保企業帶來更多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市場機遇。
農村污水常用處理方法
為了便于維護和降低污水處理廠運營的人力成本,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往往很大(日處理數10萬噸,甚至過百萬噸)。而我國鎮級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規模一般為數百噸至數千噸,一座日處理2000噸的污水廠的運行費用約為100-150萬元/年。經驗表明,如將這類工藝用于村鎮污水處理,由于其運行費用高 、管理維護難度大,我國大部分村鎮將難以承受,會導致采用這類技術建成的村鎮污水處理設施普遍閑置。因此,目前我國村鎮污水處理中大量采用土地生態處理技術,其中以人工濕地應用zui廣。
1.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
人工濕地 是一種工程方案,利用地下人工介質中棲息的植物、植物根系、微生物,以及填料介質所具有的物理、化學特性,將污水凈化的技術工藝。我國現有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以潛流式為主,由于沒有動力曝氣,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、擴散速率小,主要依靠植物根系泌氧(≤3g/m2濕地),供氧能力很差。國內外大量研究和實踐證明,日處理1噸生活污水需濕地面積10m2以上。以人工濕地應用案例較多的捷克為例,195個人工濕地的平均占地面積為5.1m2/PE(populationequivalent,人口當量)。美國環保署則建議日處理1噸生活污水采用15m2—20m2人工濕地。然而,為了減少用地和降低,我國大部分現有人工濕地案例的用地僅為2m2—3m2/噸水•天,有的甚至更少。其后果是這些濕地系統僅可在運行初期短暫正常運行(除非實際污水量很小),大部分系統因為氧氣供應不足、厭氧菌大量繁殖而變成黑臭污水潭。此外,人工濕地對磷的去除效果較差,在低溫條件下不能正常運行甚至失效。
2.地下滲濾污水處理技術
地下滲濾污水處理技術,又稱為化糞池系統(Septictank systems),因其突出的和環境優勢,是北美、澳洲等地污水分散處理的技術。然而,由于 設計欠佳、未考慮不同土壤類型差異、缺少維護 等原因,部分地下滲濾系統處理效果較差;同時,由于非飽和帶中缺少碳源,從而抑制了反硝化脫氮,zui終導致硝酸鹽滲入地下水,這被認為是正常運行的地下滲濾系統zui為普遍的環境危害。此外,傳統地下滲濾技術用地面積很大(>20m²/噸水•天),難以在我國應用。為了減少用地面積,人們采用人工土填料代替原生土壤,使日處理1噸污水的占地面積減少到10—15m²。即使這樣,其占地面積仍然很大,并且還增加了工程建設成本。
3.其他污水處理技術
穩定塘技術 是由若干自然或人工挖掘的池塘組成,通過菌藻、水生生物等綜合作用而實現污水凈化的目的,其具有 基建少、運行費用低、維護簡單、不產生污泥 等優點,但傳統穩定塘 占地面積大、受氣候影響大,出水水質一般也不能達到較嚴的污染物排放標準。
生物接觸氧化法 在我國部分地區應用較多,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點,該法在池內設置填料,進行淹水曝氣,污水與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觸,使污水得到凈化。生物接觸氧化法 占地面積小,但能耗較高、管理維護復雜、對總氮和總磷去除效果較差。
“非爾脫”(FILTER)污水處理系統 源自澳大利亞,是一種“過濾、土地處理與暗管排水相結合的污水處理與再利用系統。其原理類似于種植農作物的垂直流人工濕地,由于以 土壤做濾料,水力停留時間較長,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好,適用于土地資源豐富、可以輪作休耕的地區。該系統 受氣候和作物生長季節限制,水力負荷低、用地面積大,此外還需修建控制排水量的泵站,成本較高。為了克服單一技術的不足,有些采用組合工藝處理農村生活污水。例如生物接觸氧化+人工濕地、厭氧處理+人工濕地等,組合工藝能夠獲得更好的處理效果,但是建設和運行費用往往更高,使其在我國受限。
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珍貴、欠發達(村鎮的承受能力更小)、缺少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保障機制、氣候條件的地域性和季節性變化大,上述技術均不能滿足國情要求,在我國適用性差。因此,亟需研發和 占地面積小、小、運行費用低、管理維護簡便、處理效果好的小規模污水處理技術。